Description
CR18000规格列表
| 属性 | CR18000-16 | 
| 主控槽位数量(MPU) | 2 | 
| 网板槽位数量(SFU) | 8 | 
| 线卡槽位数量(LPU) | 16 | 
| 交换容量 | 1032.19Tbps | 
| 整机包转发率 | 345600Mpps | 
| 电源 | 36个3000W交流电源或2000W直流电源模块,支持冗余备份,支持智能电源管理 | 
| 风扇 | 5个风扇框,支持冗余备份,支持智能散热功能 | 
| 外形尺寸(W×D×H) | 442mm×920mm×1331mm(约30RU) | 
| 环境温度 | 工作:0℃~45℃ | 
| 环境湿度 | 工作:5%~95%,无冷凝 | 
| 海拔高度 | -60m~5000m | 
| 接口类型 | 支持GE、10GE、25GE、40GE、50GE、100GE、400GE | 
| 支持50G FlexE、100G FlexE | |
| EMC | FCC Part 15 (CFR 47) CLASS A | 
| ICES-003 CLASS A | |
| VCCI-3 CLASS A | |
| VCCI-4 CLASS A | |
| CISPR 22 CLASS A | |
| EN 55022 CLASS A | |
| AS/NZS CISPR22 CLASS A | |
| CISPR 24 | |
| EN 55024 | |
| EN 61000-3-2 | |
| EN 61000-3-3 | |
| EN 61000-6-1 | |
| ETSI EN 300 386 | |
| EN 301 489-1 | |
| EN 301 489-17 | |
| 安规 | UL 60950-1 | 
| CAN/CSA C22.2 No 60950-1 | |
| IEC 60950-1 | |
| EN 60950-1/A11 | |
| AS/NZS 60950 | |
| EN 60825-1 | |
| EN 60825-2 | |
| FDA 21 CFR Subchapter J | |
| GB 4943 | |
| 链路层特性 | 支持二层以太和三层以太 | 
| 支持二层以太聚合和三层以太聚合 | |
| 支持QinQ和DOT1Q终结 | |
| QoS | 流量监管 | 
| 流量整形 | |
| 流量重定向 | |
| 流量过滤 | |
| 拥塞避免 | |
| 队列调度 | |
| 优先级映射 | |
| 限速(LR) | |
| QoS策略(基于接口、基于控制平面) | |
| QoS策略的动态修改 | |
| QPPB | |
| HQoS | |
| Remark | |
| ACL | 基本ACL(匹配源IP地址) | 
| 高级ACL(匹配三、四层信息) | |
| 二层ACL(匹配二层信息) | |
| 基于时间段的ACL | |
| 端口ACL、全局ACL | |
| 支持ACL在线更新 | |
| 支持ACL计数 | |
| IPv4协议 | TCP、UDP、RawIP、Ping | 
| Telnet、FTP、TFTP | |
| ICMPv4 | |
| DNS | |
| DHCP | |
| NAT | |
| ARP、ARP Proxy | |
| 策略路由 | |
| IPv6协议 | IPv4/IPv6双协议栈 | 
| TCP6、UDP6、RawIP6、Pingv6、TraceRoute6 | |
| Telnet6、FTP6、TFTP6 | |
| DNS6 | |
| ICMPv6 | |
| VRRPv3 | |
| DHCP6 | |
| NAT64 | |
| NDPMTUD(IPv6) | |
| 6PE | |
| 6VPE | |
| IPv6策略路由 | |
| 支持ICMPv6 MIB、UDP6 MIB、TCP6 MIB、IPv6 MIB等 | |
| 支持IPv4向IPv6的过渡技术,包括但不限于手工配置隧道、自动配置隧道、6to4隧道、IPv6 over IPv4隧道、IPv4 over IPv6隧道、IPv6 over IPv6隧道、GRE over IPv6隧道、ISATAP隧道等 | |
| IPv4路由协议 | RIPv1/v2 | 
| OSPFv2 | |
| IS-IS | |
| BGPv4 | |
| IPv4静态路由 | |
| 路由策略 | |
| 路由迭代 | |
| IPv6路由协议 | RIPng | 
| OSPFv3 | |
| IS-IS6 | |
| BGPv4+ | |
| IPv6静态路由 | |
| IPv6路由策略 | |
| IPv6路由迭代 | |
| 三层组播 | 组播静态路由 | 
| IPv4域内组播路由 | |
| IPv4域间组播路由 | |
| IPv4组播组管理 | |
| IPv6 域内组播路由 | |
| IPv6组播组管理 | |
| 组播VPN | |
| NG-MVPN | |
| PIM-DM、PIM-SM、双向PIM,MLDv1/v2 | |
| 互联特性 | 支持VXLAN、GRE等隧道技术 | 
| MPLS特性 | LDP | 
| MPLS VPWS/VPLS/L3VPN | |
| VLL | |
| RSVP TE | |
| P2MP | |
| PWE3 | |
| MPLS OAM | |
| MPLS QoS | |
| 隧道策略 | |
| EVPN | EVPN VXLAN | 
| EVPN VPWS | |
| EVPN VPLS | |
| EVPN L3VPN | |
| EVPN数据中心互联 | |
| 支持EVPN隧道TI-LFA保护 | |
| SDN特性 | NETCONF | 
| BGP-LS | |
| BMP | |
| Flowspec | |
| Segment Routing | |
| SR BE | |
| SR Policy | |
| SRv6 | |
| SRv6 BE | |
| SRv6 Policy | |
| OpenFlow | |
| PCEP | |
| Telemetry | |
| 支持广域网智能调优 | |
| 支持业务带宽按需部署和在线调整 | |
| 设备安全 | 防止单包攻击 | 
| 防止扫描攻击 | |
| 防止泛洪攻击 | |
| 防止TCP分片攻击 | |
| 防止DOS/DDOS攻击 | |
| 支持攻击检测功能 | |
| 协议报文保护 | |
| 报文收发诊断 | |
| 支持控制平面限速(COPP) | |
| 支持通过端口镜像方式对流量进行监控 | |
| 支持远程端口镜像 | |
| 网络安全 | 报文合法性检查 | 
| URPF检查 | |
| 报文过滤功能 | |
| 防止数据报文攻击 | |
| 防止协议报文攻击 | |
| ARP攻击防御 | |
| ND攻击防御 | |
| 协议分类限流 | |
| IPsec | |
| SSH | |
| SSL | |
| SAVI(源地址有效性验证) | |
| SMA(基于状态机的伪造源地址检查) | |
| 用户安全 | 设备管理安全 | 
| 网络用户绑定 | |
| AAA | |
| RBAC(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 |
| 支持RADIUS、TACACS+协议 | |
| 设备管理方式 | 支持SNMPv1/v2/v3 | 
| 可通过Console口登录路由器到进行CLI配置 | |
| 支持Telnet到本设备,以命令行的方式进行设备管理 | |
| 支持sTelnet(SSH)到本设备,以命令行的方式进行设备管理 | |
| 文件管理 | 支持FTP/TFTP上传、下载文件 | 
| 支持格式化,支持文件、目录的创建、拷贝、删除、保存文件管理功能 | |
| 网络维护 | Ping | 
| TraceRoute | |
| LSP Ping/Tracert | |
| 端口环路监测 | |
| 网络管理 | 网管平台iMC | 
| LLDP/LLDP-MED | |
| MIB | |
| 同步以太网 | |
| PTP | |
| NTP | |
| NetStream | |
| 支持NQA、TWAMP、RFC2544等流量检测技术 | |
| 可靠性 | 在线热补丁 | 
| 不间断软件升级 | |
| LDP、VRRP、OSPF、ISIS、BGP、VRRP6、OSPFv3、ISIS6、BGP4+、MPLS L3VPN,、MPLS TE、PIM SM的NSR(不中断路由技术),主备倒换不丢包 | |
| GR/NSR,BGP GR/NSR、OSPF GR/NSR、ISIS GR/NSR、LDP GR/NSR、RSVP GR/NSR、L3VPN GR/NSR、PIM GR/NSR | |
| VRRP、VRRPE | |
| BFD for BGP/IS-IS/RIP/OSPF/静态路由/ LDP/RSVP/PIM/三层聚合/二层聚合/ VRRP/IPv6,支持多跳BFD功能 | |
| 不中断转发(NSF) | |
| IP/IPv6/LDP/TE/VPN/VLL/VPNv6 FRR,倒换时间均≤50ms | |
| TI-LFA FRR for SRv6,倒换时间均≤50ms | |
| DLDP | |
| 误码倒换 | |
| 链路聚合、ECMP、UCMP等 | |
| 跨设备链路聚合 | |
| ETH OAM、CFD、Y.1731 | |
| 所有关键模块(包括主控板、交换网板、业务板卡、电源、风扇)采用冗余设计,均可热插拔,关键模块热插拔不影响其他部件正常工作 | 
超大容量,超高性能
CR18000 T+级平台设计,采用先进的第四代无阻塞CLOS交换构架,可实现数据在系统内的超高速低延时转发;同时,交换网支持可变长信元交换可有效提升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
CR18000采用了业内先进的正交无背板设计构架,交换网板与业务单板采用无背板正交连接可以实现网络设备的平滑演进,用户无须更换机箱,可以平滑升级到更大交换容量和更高转发性能的板卡,很大程度的保护客户投资。
开放构架,面向SDN设计
CR18000面向SDN构架设计。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构架正向应用的虚拟化、自动化、SDN方向不断进展,其中SDN已经大势所趋成为了未来网络构架的重要演进方向。CR18000面向SDN的构架设计,全面支持SDN技术,提供多种对外协议接口与外部系统相连,使设备可以与SDN控制器进行全方位的交互,便于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应用需求精准控制的网络资源,极大提升客户网络的运营效率。
高可靠性,保障网络安全
H3C CR18000 核心路由器为用户提供全面的可靠性保障。
CR18000采用了先进的分布式处理架构,路由引擎、业务引擎和交换引擎硬件分离,个体硬件故障不影响整机的稳定性;控制平面和业务平面分离,确保系统全速运行时业务和控制互不干扰,主备倒换时业务不中断,流量不丢包;支持交换网板的N+M冗余配置,保证更换交换网板时系统仍然线速转发,不影响业务;
CR18000基于H3C公司先进的网络操作系统Comware V7进行开发。网络操作系统的控制平面采用多核及SMP(Symmetrical Multi-Processing对称多处理)技术,各软件模块具有独立进程和运行空间,可以做到动态加载、单独升级;支持将指定进程集合运行在专用的CPU Set上,配合线程的抢先调度、合理的优先级设置等手段,保证系统CPU高负荷时,为关键任务的运行提供更优的资源保障;支持分布式计算。系统级的精细化的管理极大的提升了系统整体的稳定性。
CR18000支持丰富的可靠性特性,保证网络设备运行中业务不中断,主要的可靠性特性包括:支持软件热补丁,支持NSR、GR,支持BFD、NQA等链路检测协议,支持IP FRR、LDP FRR快速收敛协议,支持EAA嵌入式自动化架构等;CR18000可以提供超大业务容量和超高业务快速收敛能力,满足运营级用户的大容量业务部署以及业务故障快速收敛的要求。
绿色设计,提升网络品质
CR18000的绿色节能的设计突出,具有良好的运行能效比和平滑升级能力。
CR18000超短直通式风道高效散热。随着核心网络设备的性能越来越高,传统散热效率不高的U形、Z形和C形风道,已经不能满足核心设备的散热需求。同时,风道设计直进直出,风量和风速几乎无损失,散热效率更高,这样的设计完全满足高性能核心网络设备的散热需要。
CR18000应用了智能散热系统,该散热系统可以使散热与功耗达到完美平衡。散热系统的风扇支持无级变速能力,系统据各个热点传递信息并智能调速各风扇,使散热系统满足整个系统的散热需求。
 
 







